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云原生借了云计算的东风,没有云计算,自然没有云原生,云计算是云原生的基础。本文东莞IT培训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实施云原生。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成熟和分布式框架的普及,在容器技术、可持续交付、编排系统等开源社区的推动下,以及微服务等开发理念的带动下,应用上云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云计算的3层划分,即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为云原生提供了技术基础和方向指引,真正的云化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和平台的变化,应用也需要做出改变,摈弃传统的土方法,在架构设计、开发方式、部署维护等各个阶段和方面都基于云的特点,重新设计,从而建设全新的云化的应用,即云原生应用。
1.本地部署的传统应用往往采用c/c++、企业级java编写,而云原生应用则需要用以网络为中心的go、node.js等新兴语言编写。
2.本地部署的传统应用可能需要停机更新,而云原生应用应该始终是最新的,需要支持频繁变更,持续交付,蓝绿部署。
3.本地部署的传统应用无法动态扩展,往往需要冗余资源以抵抗流量高峰,而云原生应用利用云的弹性自动伸缩,通过共享降本增效。
4.本地部署的传统应用对网络资源,比如ip、端口等有依赖,甚至是硬编码,而云原生应用对网络和存储都没有这种限制。
5.本地部署的传统应用通常人肉部署手工运维,而云原生应用这一切都是自动化的。
6.本地部署的传统应用通常依赖系统环境,而云原生应用不会硬连接到任何系统环境,而是依赖抽象的基础架构,从而获得良好移植性。
7.本地部署的传统应用有些是单体(巨石)应用,或者强依赖,而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云原生应用,纵向划分服务,模块化更合理。
可见,要转向云原生应用需要以新的云原生方法开展工作,云原生包括很多方面:基础架构服务、虚拟化、容器化、容器编排、微服务。幸运的是,开源社区在云原生应用方面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很多开源的框架和设施可以通过拿来主义直接用,2013年Docker推出并很快成为容器事实标准,随后围绕容器编排的混战中,2017年诞生的k8s很快脱颖而出,而这些技术极大的降低了开发云原生应用的技术门槛。
虽说云原生的推介文档有引导之嫌,但面对它列举的优点,作为杠精的我亦是无可辩驳。这么说的话,云原生也忒好了吧,应用是不是要立刻马上切换到云原生架构?我的观点是:理想很丰满,现实经常很骨感,需从应用的实际需要出发,目前的问题是否真的影响到业务发展,而推倒重来的代价能否承受得来。
以上就是东莞IT培训机构小编想要分享的全部内容,了解更多IT行业资讯以及设计开发方面的知识,欢迎联系东莞达内官网在线客服老师获取课程资料包。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部分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管理员联系,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以保证您的权益!更多内容请添加3216764521学习了解。欢迎关注“达内在线”参与分销,赚更多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