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Python正成为计算机领域的红人,它的走红不仅仅因为它的简易语言设计和各种方便的调用包,还与各种培训课程中的营销般的吹捧不无关系。
在这些热文的叙述中,似乎学会Python,就能搞定一切计算机难题了。对于这种普及类编程工具和课程,今天的文章可能可以带来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这篇文章的作者Bhavya Kashyap在计算机领域可算是“老司机”,其目前在亚马逊做开发相关的工作,之前雇主是微软以及Facebook。接下来Bhavya Kashyap用她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你,为什么她不喜欢Python和相关培训班,毕竟,iPhone可不是只靠python就造的出来的。
以下,enjoy。
最近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述了她与一位同事的故事。她的同事是一个好好先生,认识之后,每天都在给她强烈安利编程训练营,称其为工程领域一种新的学位。他自己本来也是编程训练营的获利者,就他所说,这份工作就是自己编程培训的成果,他认为为了计算机去拿一个学位这个事情是多余的。
我的朋友就读于滑铁卢大学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并且获得了多伦多大学的工程硕士学位,她对此显然非常不服。
经过一番思考后,我朋友试图改变他的想法,她详细询问了相关编程训练营是否涉及安全、服务器硬件资源或操作系统相关学习,并试图解释:编程培训班和专业学位学习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编程训练营及其所传递的信息
根据对于编程训练营毕业生的观察,我发现他们有一种荒谬的结论,其中之一就是他们相信web开发和app开发就是整个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内容。
编程训练营所教的语言和技能组合
这并不意外。目前的现实就是这样,编码正在成为Web开发的代名词。这个同等性在一些零基础编程训练营,甚至在《纽约时报》等高频出版物中看到。
编程行业正在迅速扩张,但SaaS、设备、安全、系统工程(生产自动驾驶汽车梦寐以求的技术),甚至游戏开发等领域都存在人才匮乏的情况。这极具讽刺意味。从理论上讲,编程训练营是将非技术工人转变为技术工人的一种方式,并且创造熟练劳动力的廉价渠道。工人们纷纷涌向这些训练营,但结果是工人们都偏向于web开发,而计算机科学领域则需要从其他领域努力寻找技术人才。
有人可能会说主动型人才早已明白24周的菜鸟训练营能教给你的只有那么多,但是他们自己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和他们的才能所在。但流量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这种现象如此普遍时。毕竟,流量使得这样的训练营如此畅销。
编程训练营当然是有价值的。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接受技术教育的人来说,这是他们进入技术领域的一种渠道。对于那些意识到自己太晚加入,甚至只是想多赚一点钱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对于web和移动端开发的诱惑力和即时满足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下,下载框架和文本编辑器成本很低,却很可能获得大量奖励。这些训练营的美妙之处在于它们可以成为其他类型的开发,工程甚至学术计算机科学的门户。
但是,我只是不知道新学员需要花多久才能进入那些领域。
编程不等同于计算机科学,也不等同于软件工程或计算机工程,更不等同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虽然它现在很火,已近乎成为计算机科学的代名词。但如果你是一个计算机科学毕业生,你应该知道这两者是不同的,也知道这种等同性对两个学科都是一种伤害。如果你不是从事这方面工作,你可能会想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其实这两者的差别不仅在于其所需技能的不同,还在于其根本目标就是不一样的,当然两者也有重合的部分。
编程是战术性的。它是解决眼前问题的过程,并构建某些东西以使其发挥作用。而软件工程则是在此基础上引入战略思维,并应用工程技术,来构建强大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计算机工程包括一定程度的软件工程,但也包含硬件即制作平板电脑、手机和控制台所需的材料。最后,还有计算机科学,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最具哲学性的学科,因为其中包括深入研究数学,以及为什么不同类型的算法,数据结构和计算方法的工作方式却相同。
虽然编程训练营对很多人来说是合适的解决方案,但是正规的计算机科学项目所教授的技能和思维模式对于推动技术发展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从训练营毕业的学生很少有人进入大型科技公司。
需要有能力为公众提供服务,如Google Maps或Waze,它们使用的是 Dijkstra 等算法和MongoDB或Android SDK等工具,他们的用户不可避免地包括编程训练营的参与者。虽然许多菜鸟训练营确实会涉及算法和数据结构,但是它们所覆盖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而且训练营通常是以面试为目的来教授这些,所以教学内容差异很大。